史思明

大唐平叛总是差点就胜利

于是长安城变得热闹起来,在这里唐肃宗集结了郭子仪、李光弼等九位最靠谱、最善战的节度使,还有多达二十万人的兵力,包括朔方军、安西军以及西域各国援军与回纥的三千精锐骑兵。总之,大唐最精锐的军队全都被调来了,诸多将领都意识到一场关乎国运的大决战要到来了。

李光弼 史思明 安庆绪 崔光远 蔡希德 2025-10-01 08:00  1

758年,邺城之战:一场本应该胜利的溃败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战争往往成为推动时代变迁的重要力量。公元758年的邺城之战,便是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一场关键战役。此战不仅关乎唐朝的命运,更深刻暴露了中央政府的缺陷与军事指挥的严重失误。作为今日头条的历史博主,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场本应该胜利的溃败,探究其前因后果

唐军 邺城 史思明 安庆绪 两京 2025-09-29 02:21  2

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是被自己儿子杀死?他们都犯了3个相同错误

在死前的那个清晨,安禄山还在昏沉中翻身。他躺着的那张大床宽大结实,纵然他三百来斤的体重也不觉得硌得慌。外面正起着冷风,帐子内却凝着怪异的静谧。他哪里想得到,有人已经摸进了他的帐篷,在夜色下紧咬牙关。一个是伴他起家的军师严庄,一个是跟了他十几年的李猪儿,而他亲儿

安禄山 史思明 李猪儿 严庄 安庆绪 2025-08-27 11:42  2

得壹元宝背下月

在安史之乱时期,大唐王朝陷入了深重的困境。这场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,对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冲击,政治局势变得异常复杂,各地战乱频发,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减弱。经济方面,战争的破坏使得百姓流离失所,农业生产遭受重创,税收大幅减少。

元宝 安史之乱 史思明 铜佛 壹元 2025-09-10 17:12  3

🌹《论语》学而第一 第四章

曾子本身是孝子,有纯孝之心,是“二十四孝”之一,也是孔门十哲之一,后人把他称为宗圣。夫子是大圣、至圣,他是宗圣,他承传了夫子的学问,得到了夫子的真传。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这句话必定是曾子从孔老夫子那里学来的。

论语 安禄山 史思明 史朝义 孝悌 2025-09-05 05:06  3

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叛军能够以一隅之地肆虐天下七年之久?

安禄山的官职履历看起来很杂,乍一听放到唐朝那么大的盘子里,也不算什么。可仔细盯着看,平卢、范阳、河东这些地方,安禄山全都捏在手里。谁还记得这些地盘有多肥?盛唐那会儿,东北平卢、河东、河北范阳,真不只是军事重地,基本下来就是经济、人口、物产都讲究的好土地。打个比

叛军 安禄山 史思明 范阳 平卢 2025-09-04 06:04  5

安禄山起兵夺权失败的根本原因剖析!

公元755年,安禄山以“忧国之危”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,在范阳起兵造反,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。这场叛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,给唐朝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。虽然安禄山在前期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,甚至一度称帝,但最终他的夺权行动还是以失败告终。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

安禄山 李光弼 史思明 藩镇 安庆绪 2025-09-02 08:33  5

盛唐的火药桶:风云变幻的河北

天宝十四载(755)春天,范阳城内。唐帝国的范阳、平卢、 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看着身边严庄、高尚、阿史那承庆等心腹,不禁有些恍惚。他实在记不起来,这是他第几次与这些人坐在一起 密谋,讨论到底要不要起兵。尤其是去年从长安城归来后,身边怂 恿自己起兵的人似乎越来越

河北 安禄山 史思明 火药桶 前燕 2025-08-29 08:53  6

郭子仪临终绝招!主动交兵权,三日后郭家满门竟逃过一劫!

你敢信吗?那位扭转大唐乾坤的功臣,临死前一招神操作,硬生生从鬼门关抢回全家性命!郭子仪,一个名震千古的战神,却不是靠刀剑保家,而是靠一身通透的智慧。今天,咱们就扒一扒这段惊心动魄的传奇。为啥他交出所有兵权后,郭家就能躲过灭门之灾?往下看,绝对颠覆你的认知!

绝招 郭子仪 安禄山 史思明 兵权 2025-08-28 23:00  7

安禄山有何魅力,让15万将士誓死相随?背后的三大原因,让人惊叹

有人说,历史上的巨变,常常都是在看似最不可能的节点,被最不可能的人搅动起来。你看安禄山,外表一个大胖子,走路晃晃悠悠,看着不像是能上阵杀敌的料。但真要动起手来,这位胖将军说翻脸就翻脸,硬生生把大唐的命运给折作两段。你以为安史之乱只是一场叛乱?仔细琢磨,那其实是

胖子 安禄山 史思明 节度使 范阳 2025-08-25 17:52  7